文章分类

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>行业新闻>一边旅行,一边创作

一边旅行,一边创作

发布时间:2021-12-01 点击数:148

        出发选在2021年国庆节这天,老婆说这日子好记,祖国72岁生日呀。

        上一次长途旅行,还是2017年的时候,那时从北京开回宁波,花了111天。期间去山西拜访老建筑、沿着丝绸之路走了趟河西走廊,再走北疆、南疆,从叶城走219国道,开上了青藏高原,再顺道去尼泊尔徒步。

        再次回到西藏并抵达四川已经是11月初了,老婆开始想家了,于是重庆武隆是那次行程的最后一站。

        家里还有老小自从那次之后,才发现以前的旅行太不自由了。毕竟大家都只有公共假期,顶多算上几天年假。需要掐指算怎样请假划算,需要提前半年数月买好出国的机票,还要精确到分钟的行程安排。

        更关键的是时间成本,毕竟时间和钱都花在路上了。自从发现出境游费用更便宜、人更少之后,我们便将国内游给搁置了,但那次之后,才发现国内可玩的地方也很多,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贵!当然还有挤。

        那次中断的旅程,因为娃上学,也被搁置着了。

        而且俗话也说: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。

        但是,出自《论语·里仁》这句话其实还有下半句“游必有方”。意思是「如果要出远门,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」。父母也担心我们,出门在外,安全第一。而我们也担心爸妈年纪大了,需要有人照顾。

        而且,小娃也都上小学了。按寻常的做法,上培训班,赢在起跑线都是我们要做的。

        因为真心喜欢!其实最开始的想法,是带上全家人。这样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,就解了。但是适龄儿童不上学,那家长是犯法的。矛盾之下,这些事就搁置着了。

        不过,这个念头也一直在。

        契机却来自外部,就职的公司业务在收缩,裁员的事从去年年底就排上日程了。

        重新考虑这个长途旅行,也被我列为头等大事。

        2017年那次,按现在的说法,那个叫床车了。因为我们超过一半的晚上是睡在车上的。2013年我们环青海湖骑行的时候,就遇到过“房车旅行”的人。

        那时就种了草了,这种把家带上的感觉真的好。因为我觉得家人在的地方,就是家!后来补了一个条件,能舒服地睡觉,能呆得住的地方,才是家。即使面积小,那也是家。能遮风挡雨就够了。于是,这个空间狭小,水电都很紧张,跑得慢、去的地方少的房车便成了首选。

        ▼打算一边旅行,一边创作

        感谢父母新的旅程能开启,也得益于老婆的支持。毕竟失业之后,家里的开销如何覆盖是一个问题。当然这个问题,我是期望在路上去解决,去寻找。(注:4年前我也这么计划的,但是失败了)

        最应该感谢的是父母,他们说不提自己,只是感叹了下,这么好的公司呀!

        但是,总有一天要靠自己的。那不如尽早一些咯。

        幸运的是,父母身体都还健康,只是带娃一定会消瘦一些。

        暑假,带父母还有女儿去贵州玩,他们也都能适应将近一个半月的旅行。但是那次行程还是太紧张了,所以准备明年春节去海南。那里有一处我和我老婆都很看中的,养老度假的椰林下的好地方。

        换种方式弥补女儿我们不走“鸡娃”这条路。我以为能给予孩子的,应该是视野,是善良,是好奇心。当然,我们也希望她们学习好。我小时候,爸妈尽所能地,提供我学习的机会和费用。

        对于这点,爸妈做得比我们好得多。

        旅途中将会有万种困难人们都说万事开头难,迈开腿就成功了一半。我觉得这个手法,叫夸张。迈开腿只是基本条件,后面需要,也将得到各路朋友的帮助。清晰地记得,在前往冈仁波齐转山的前一晚,群里的小伙伴还在给我指点迷。说后半段溪谷边的悬崖路段最好要在天黑前离开,庆幸我也是千赶万赶离开了危险地带。所以,也是要感谢在路上给予帮助的朋友们。

        可能会有朋友想了解,怎样选购一台房车⑴,长途旅行都需要准备哪些行李⑵,或者其他你想了解的,也写在评论里吧。

        写作,是思考、是总结,是留住记忆。

微信二维码

13586725349